
5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在西安交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广大师生纷纷表示,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弘扬西迁精神 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西迁老教授、两院院士大会列席代表史维祥表示,“激动、感动、震动”是听了总书记讲话最深切的感受,总书记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五年来国家科技攻关的重大成就,对当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成果和爱国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对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作为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史维祥认为,科技工作者要发扬爱国、奋斗的家国情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真正以原创性成果引领全球科技进步,要甘坐冷板凳,在基础研究理论和解决核心问题上不断发出“中国声音”。
“总书记的讲话情真意切,接地气,有深度,现场掌声不断,真正讲到了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心坎里,大家感到特别振奋,也倍感肩上责任重大!”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后,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两院院士大会列席代表温广瑞教授难掩激动,“‘创新’‘突破’是总书记讲话中的高频词,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把创新的理念落实到创新的行动中,以创新的行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上集中力量奋力攻关,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越。科技工作者要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真正将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之行,以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坚持“三个面向” 在创新中建设科技强国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结合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电气学院党委书记成永红深有感触,他认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关键行业、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要强化基础研究,不着急要成果,而是鼓励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要突出原始创新,打破目前对创新项目的评价方式,多支持一些非“共识”项目;要引进战略人才,改变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
“科研是我的本职工作,而驱使我走上科研道路的源动力就是我认为自己开展的科研方向是确确实实能够惠及于民的。”化工学院讲师李家源认为,坚持从事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科研工作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要坚定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为科技难题的攻克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二附院急诊科医生王岗表示,提升西北地区健康水平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必须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抓住机遇,立足临床,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临床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医学一流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为创造留下历史印记的新贡献奋斗终生。
聚焦人才战略 在传承中培育优秀青年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总书记的讲话使我感受到社会正逐渐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仲英书院软件53班孙伟博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希望将来也能够走上科研的道路,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事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宗濂书院王晨屹表示,身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肩负着振兴祖国的使命,当今时代日新月异,要树立创新拼搏的思想,决不能守着以往的成就停步不前,今后不论在任何领域工作,都应该发挥自己年轻的活力,为国家的进步贡献出全部力量。
青年党员代表、15级计管测党支部刘逗说,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校师生对科研和教育工作的辛勤贡献。习总书记说不论软硬实力,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实力。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研发取得铁基超导、量子通信、集成电路、C919、高效燃煤发电等国际顶尖的科研成果,给了国人极大的自信与自豪,也让当代大学生对未来投身科学事业、为祖国作贡献提供了强大动力。青年学生要牢记使命,踏实学习,扎实工作,用卓越贡献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