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头版聚焦西迁精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 2021-11-23 12:11   点击: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

交大西迁:青春热血书就家国情怀

“今接到通知,我校将要西迁,扎根西安。学校鼓励我们带上家属一起去,你是否同意和我一起前往大西北贡献我们的力量?”1955年4月,一封明信片从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寄出。寄信人是该校俄语教研室讲师周淼冬,收信人是他挚爱的未婚妻、远在东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的俄文女教员徐婉珠。

彼时,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实施时期,新中国工业投资项目的1/3安排在西部地区。这一背景下,国务院作出交通大学西迁西安的重大决定。

很快,周淼冬收到回信:“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我们吃点苦又算什么?我去!”

1956年8月,交通大学首趟西迁专列从上海徐家汇车站发出。上千名交大师生及家属乘坐这趟西行列车,浩浩荡荡奔赴西安。

西迁时,交大扎根沪上已近60个春秋。这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老牌理工院校,被誉为“东方的麻省理工”。离开繁华的上海滩,一路向西,对每个交大人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考验。

然而,“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却是这些人一致的回答。

电灯不明、马路不平、电话不灵……上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条件艰苦,等待着交大西迁人的,是拓荒的艰辛。

那时新建校区的路还未修好,从教学区去学生区要跨过一条又宽又深的沟,师生往来只能走竹排临时搭成的浮桥。每逢下雨,道路泥泞、桥面湿滑,好多同学在那里摔过跟头。然而,每天来来往往的师生却精神饱满,脚下踩着咯吱作响的竹排,嘴里哼着欢快的歌。

几乎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没有活动场所,大家就用从南方运来的毛竹搭建起能容纳5000人的草棚大礼堂。在四面透风、冬冷夏热的简陋礼堂里,师生们开过大会、听过报告、放过电影、演过节目。

在上海时,许多教师家里已通上煤气管道。而来到西安,他们要自己生炉子,把土和煤搅在一起打成煤饼,晒干后用。打一次煤饼,要花一整天时间。

生活的艰辛没有让交大人退缩。那年9月,交大一年级2133名新生直接到西安新校址报到。9月10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学生3906人、教职工815人、家属1200余人,仅用两个月,一所6000人的高等学府就出现在了古城西安。

“西迁中,不少老教授都是自愿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或处理掉上海的‘洋房’,或克服家庭困难,携儿带女举家西迁。”西迁时年仅22岁的交大教授潘季回忆,“哪里有事业,哪里就有爱,哪里就是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是西迁人最直接的爱国体现。”

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的钟兆琳,在迁校时已年过花甲。领导提出他可以留在上海照顾家庭,但他卖掉上海的住宅,安顿好瘫痪在床的夫人,只身一人踏上西行专列,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

西迁时最年轻的教授陈学俊,和夫人带着4个孩子,注销上海户口,将位于繁华地段的房产交公,一走就是一辈子。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1959年,同根同源的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分别独立。为保证西安交大这棵“西迁大树”不仅存活下来,还要创出更高水平,交大西迁人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西迁老教授史维祥曾有详细记述:“交大的年轻教师上讲台必须先过几关,由资深老教师手把手指导后,还要预讲多遍,直至合格才允许给学生上课;为上好一堂课,寒冬腊月,教师们每晚都要备课到深夜,宿舍没暖气,就披着大衣苦苦坚持;没有实验室,师生自己动手设计厂房、整理资料、添置机器,常常几天几夜通宵达旦;为保持与国内一流企业的育人合作,外出实践教学时,教师带着学生打地铺是家常便饭……”

凭着这股劲,西安交大这棵“西迁大树”在西北大地上顺利扎根,果硕花红。

前不久揭晓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大奖,西安交大梅雪松教授团队研发的“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荣获二等奖。正是因为这一成果,我国印刷企业得以告别用5000万元买一台进口印刷机的历史,也实现了团队成员“‘中国造’要有中国‘印’”的夙愿。

这条近30年的科研“登峰”路上,攻关团队熬过深夜,克服困难,最终获得的成果不仅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且以产品造价仅为进口20%的优势,使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由95%降到10%以下,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的逆转。

“正是西迁前辈的胸怀大局、以身作则,教给我们求真务实的工作、科研作风,以及对科学严谨的追求。”在梅雪松看来,现在,科技创新的重担逐渐转移到年轻一代肩上,“我们将传承西迁精神,将科技创新工作做得更好!”

60多年来,西安交大累计为国家培育各类人才28万余人,其中4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西部工作;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39位两院院士是各个领域的翘楚。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今天的西安交大开启“二次创业”,深度融入国家建设发展。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深度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拔地而起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成为数万名科研人才汇聚的热土。

正如交大西迁老教授们所说:“我们的‘西迁’还在路上,还要继续向西、向远方,让这棵西迁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发挥更大作用。”

赓续西迁精神 与国家和人民共命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交通相对便利的大城市。为了改变当时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局面,配合国防建设的需要,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决定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交通大学数千名教职工和学生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大树虽然西迁了,但是根根须须你都要保护好,不能伤了它的根,而且你还要给它浇水施肥,气候环境肥料都要适合,它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西安交大校园里,有一条著名的梧桐道。亲历者回忆说,这些梧桐树是交大西迁时从南方运过来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小树苗成为最美人气打卡点,也见证着交大西迁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017年11月30日,15位经历过西迁的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总书记随即回信,向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他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西迁精神有一种胸怀大局的担当。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在1956年交大师生西迁专列的乘车证上,这句口号凝练地表达了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无论是花甲之年的老教授,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都毅然决然地放弃大城市舒适的生活条件,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将自己的人生与事业扎根于这片黄土。见证交大西迁的潘季教授回忆说:“当时交大17位党委委员中的16位,以及全校70%的教职工都西迁过来了。一大批交大教授率先垂范,支持迁校。这体现了交大人的爱国传统和为国奉献的精神。祖国哪里需要我,家就在哪里!”

西迁精神有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怀。“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教授孤身一人来到西北后,凡事亲力亲为。天降大雪,他身穿破大衣,坚持赶到学生实习的热电厂;眼镜摔坏了,他简单固定后继续上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牵挂着教育事业,决定将大部分工资积蓄贡献出来,建立教育基金会,“以遂我毕生所愿”。沪上名医、交通大学校医沈云扉,在66岁高龄来到西安新校的小诊所里,为师生服务了8年。许多经历过西迁的老教职工都像钟兆琳、沈云扉一样,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把整个生命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西迁精神有一种弘扬传统的坚守。将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是西迁精神的鲜明特征。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指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要牢牢抓住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一条是教师队伍建设。”物理教育家殷大钧早年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学生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黑暗统治,宣传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殷大钧坚定拥护党的方针路线,克服困难携家带口西迁。1985年,已临耄耋之年的殷大钧重新入党,实现了“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努力争取重新入党”的心愿。老一辈知识分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始终秉持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家国情怀。

西迁精神有一种艰苦创业的韧劲。西迁初期,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冬天教室仅靠一个小炉子取暖,洗脸水得到工地上去端,半夜还能听到狼嚎……没有教材,自己编写;没有实验室,土法上马。迁校后不久,西安交大就围绕国家需求开拓了计算机、原子能、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新专业。第一台频谱分析仪、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第一台光笔图形显示器……众多中国科研史上的“第一”,在随后的日子喷涌而出。

交通大学的西迁,改变了中国西部没有一所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局面。一代代青年学子受到西迁精神的召唤,告别依依不舍的家人,投入开发建设大西北的火热生活,让美好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在当年的西迁列车上,大学生唱得最多的一首歌就是《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期盼早日学成本领报效国家。中科院院士陶文铨在1957年高中毕业时,以“交大迁到哪里,我就考到哪里”的坚定信念,报考了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从教50多年来,他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培养研究生140余名,实现了把西迁精神传承下去的誓言。60余年来,西安交大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8万余名各类人才,2020年在中西部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已逾55%,为西部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

1956年西迁伊始,一位名叫赵智成的学生写诗抒怀:“为了祖国,为了党,决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力量。我们誓用勤劳而智慧的双手,从祖国的边疆到边疆,自滚滚的黄河到宽阔的长江,掀起一个震撼世界的建设海洋!”西迁精神为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走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提供了“交大样板”,激励广大高校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新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当代青年一代是与新时代同行的一代,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担在肩上,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青年知识分子传承西迁精神,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原文刊载于2021年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头版

报道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1-11/23/nw.D110000zgqnb_20211123_4-01.htm

http://zqb.cyol.com/html/2021-11/23/nw.D110000zgqnb_20211123_5-01.ht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