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迁新传人】刘昌团队:与《自然》相遇 向科学更深处进军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22-03-28 16:59   点击:

近日,《自然》“新闻与观点”专栏发表题为《甲烷可在所有活体生物中产生》的评述文章,针对活细胞内的甲烷形成机制作了重要分析与评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内外源性甲烷的生物效应,文章人作者为刘昌教授和张靖垚副研究员。据了解,该专栏近10年来共发表来自中国大陆学者(团队)的评述文章共20余篇,此次为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在该专栏的首次“亮相”。

为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记者对刘昌教授团队进行了专访。原来,在《自然》发表评述文章并不是一次偶然,这来自于刘昌教授团队此前在甲烷生物效应基础研究方面积累的丰硕成果以及撰稿时团队的智慧合力。“在论文成稿过程中,李青霖等10余位在读研究生全程参与讨论和稿件修改,同时也得到了范晓晖、刘定新等近20余位校内外教授的直接指导。”刘昌欣慰地说:“我非常骄傲的是正因为我们在甲烷生物效应研究领域提前迈出的一步,才有了现在评述文章的发表。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篇文章的发表仅仅是团队的一个新起点,今后,团队还将继续踏踏实实做科研,争取更大更持续的突破。”

树立科研自信,在国际学术舞台贡献中国智慧

“收到《自然》杂志的约稿,欣喜和压力并存。”刘昌坦言,与发表论文不同,撰写高质量评述文章不仅是要准确分析他人的研究成果,更要体现评述者的思想、提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甲烷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有机物,科学界对甲烷的研究十分广泛,涉及物理、化学、古生物等多个领域。因此可以说,刘昌教授团队的成果是在学科交叉的沃土上绽放的绚丽之花。

然而,在约定时间里完成一篇顶级杂志的评述文章也绝非易事。2021年12月21日,在收到约稿任务后,刘昌教授团队在第一时间组建了8人专班小组并迅速分工,张靖垚为主要执笔者,小组成员白天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进行高强度的写作;晚上召开讨论会议,碰撞思想的火花,每天几乎只休息4、5个小时。“当时也是新冠疫情抗疫工作最吃紧的时候,白天临床工作压力非常大,讨论组的会议只能安排在深夜,每次讨论结束基本上已是凌晨1、2点。靖垚和整个团队做出了很多努力,他们严肃高效、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让我颇为感动。”刘昌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该篇述评源自于《自然》同期刊登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弗兰克·开普勒教授团队所发表的文章。作为该文章的四个审稿专家之一,张靖垚参与文章审稿及发表的全过程,从而同《自然》结缘。弗兰克·开普勒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颠覆了传统研究中甲烷只在严格厌氧环境下由产甲烷古菌经酶促反应产生的认知。刘昌教授团队是国际上最早开始甲烷生物效应研究的团队之一,以弗兰克·开普勒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创新地提出内外源性甲烷的生物效应及其未来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在发展方向,指出甲烷医学在体外诊断领域、临床应用及大健康方面有望实现转化落地。张靖垚说:“虽然接到审稿和约稿邀请很意外,但是这激起了我们团队的强大斗志——我们中国科学家的智慧绝不亚于国外,在科学研究领域,我们最先应该做的是树立科研自信、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然后踏踏实实地践行与实践。”

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自然》专栏的亮相绝非巧合,而是刘昌教授团队前期潜心积累的科研果实,是他们向科研山巅进军的嘹亮的冲锋号,是“离国际学术舞台中心更近一些”的有力实践,这份科研的初心与担负的使命也将助推西安交大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步向前。

牢记从医初心,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36a28d99e00eae141f92afeefa17d3f

自1987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原西安医科大学)以来,刘昌在医学领域已经跋涉了35年。1992年毕业后,她入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外科学工作。谈到踏上医学道路的缘由,她微笑着说:“是出于热爱吧。医生们往往‘逆天行道’,对抗的是生老病死的‘天条’,尤其是外科,成则愈,败则伤,我们必须要对病人的生命健康负责。看到治愈的患者发自内心的笑容,让我更有力量在从医道路上前行。”

热爱之所以有力量,在于始终如一的坚守。从毕业时为数不多的外科医学生,到国内知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再到一附院副院长,刘昌从未停歇奋斗的脚步。外科临床工作负荷大,对医生的体力、精力要求很高,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在手术台上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但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现在各方面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提升,原来4、5个小时的手术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相信我们的医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早在2014年,她开展了全球首例改良ALPPS手术治疗复杂肝脏包虫病,并摸索出复杂肝脏包虫病的综合性救治方案,受到藏族同胞的信赖和感谢。基于此类手术的完成,她发现外科手术后的围手术期管理,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她牵头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ICU,牵头打造技术过硬的外科重症团队,为大器官移植及复杂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作出保障和支撑。与此同时,她发现早期团队一直致力于肿瘤学研究,而国内肿瘤学领域研究颇多,反而那种常见的、致死率较高的腹腔感染关注度却并不高。“病人需要什么,我们便去研究什么。”刘昌便毅然地将腹腔感染作为团队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长期以来,以欧美国家定期更新的腹腔感染作为治疗指南,然而其治疗方案并不贴合国情及患者病情。刘昌带领重症团队经多年临床观察,通过大量病例分析和实验论证,2017年在国际国内首次提出“泛复杂腹腔感染”概念和“腹腔感染分区”理念,得到国际、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可。

多年来,她致力于复杂肝胆胰疾病及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在复杂腹腔感染、肝脏移植、老年围手术期治疗与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是陕西省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陕西、西安市多项科技成果奖项。

“大医精诚济苍生”,刘昌从未忘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誓词,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生命的敬畏。她说:“国之所需,我之所向。我会继续带领团队弘扬西迁精神,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服务健康中国作出贡献。”

探索人文教育,培养有温度的医者

2020年,刘昌凭借出色的工作水平和科研能力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她带领的团队在科研及临床治疗中硕果累累,面对这些奖项和荣誉,她却说:“我认为最有意义的荣誉是把学生培养为可以独当一面,有灵魂、有温度的医者。”

刘昌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从2000年就开始思考培养学生临床人文岗位胜任能力的路径,以推动构建医患之间彼此信任的环境。在日常的教学中,她将思政教育与“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培养相融合。她感慨地说:“敬畏生命,敬畏健康,敬畏职业,这是作为一个医生最基本具备的素养。”

2014年,刘昌担任一附院教学副院长,她强调要把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自2016年起,她开始为规培学员、实习学生和青年医师开展医学人文讲座。2017年,刘昌组建了医学人文课程团队,构建了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这支由权威医学专家、大学一线教师、医院科主任、临床医生共同组成的队伍,研究形成了涵盖人文态度、人文思维、人文知识、人文技能的整体化、体系化的课程体系。刘昌认为:“医学人文课程要站在适应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度,以更开阔的视野,用更科学的方法,培养具有交大医学品质和文化、满足时代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

2018年11月,由刘昌主持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上线,内容包括医患沟通、医学美学、医学法学等9大内容20个实践案例视频。在课程中,经常会有一附院、二附院的一线工作者“现身说法”,将亲历的医患案例引入课堂,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截止目前,该课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两个平台各开课4轮,选课人数超过2.5万人。

除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刘昌还常常教导学生:“要注重实践积累,以诚信的态度求真求善求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刘昌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科研好奇心的引导,她说:“希望在医学道路上跋涉的‘后浪’们葆有好奇心,发现身边的问题,勇敢克服困难,在医学求索路上大胆追逐梦想,成为有温度的医者。”

268b2e6203c46a12e2e2a591c838f5c

刘昌在抗疫一线

“成为有温度的医者”的信念也一直鞭策着刘昌自己在救治患者的一线岗位上冲锋陷阵。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刘昌组织成立新冠疫情科普小分队,用视频、图画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制作了新冠疫情科普内容,为抗疫营造科学的氛围。2021年岁末,西安疫情再次来袭,她带领一附院重症医疗队第一时间驻扎在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医院全面接管胸科医院后,作为医疗救治组组长创新性地提出“334模式”医疗救治,实现了对医疗救治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时光流转,初心不渝。35年前望着宿舍楼外黑板上写着不同医院招聘需求却坚定地选择外科学的那份纯粹,一直伴随着刘昌的从医之路,而对于救死扶伤的热忱将带着刘昌教授及其团队飞得更远、飞得更精彩。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