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的新使命,需要新的文化创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必要从当代中国文化生成的历时性和空间性出发,探析新时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时空坐标和实践路径。
当代中国文化生成的历时性和空间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因而具有凝魂聚气、培根固本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活动中经过时代精神的萃取而沉淀并延传下来的精神力量,因而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时性和空间性的有机统一体。一种文化越是厚重并释放着持久的影响力,那么它内在的“时空聚合”特征就越是显著。理解当代中国文化及其生成逻辑,就有待于从其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予以把握。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文化是内置于“传统”的基因密码,是承载其历史延续性的本质力量。“传统”不是某种保守的、过去的“历史”,也不是某种已经凝结成形的“实体”,而是作为“代代相传的事物”,在历史的矫枉过正中萃取出来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文化力量。文化作为“传统”的内在结构,同样具有历史性、继承性、稳定性、流动性、精神性、潜在性、现实性等特点。它属于生成这一传统的社会实践,并通过连续性的实践而延传至今。
从空间性的角度看,文化是负载于“场域”的精神气质,是赋予其内在规定性的本质力量。文化的逻辑主体是人,人的存在及其对象性活动是以既定的空间场域为前提的。当文化作为“传统”的精神密码延续时,往往是以人作为历史的存在为基本依托,以人展开活动的物质场域为基本载体。文化由此成为表达既定空间场域之内在规定性的质性符号,以及处于既定空间场域中的人的时代属性,并通过诸多场域间的能量变换而实现新的发展。
当代中国文化的生成具有显著的历时性和空间性的特征。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就是在世界东方这一空间场域,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实践中进行反复萃取的结果。文化作为跨时空的观念力量,同样会在跨时空的时代实践中发挥作用,调试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确证着时代演进中的社会结构。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结构的传统文化,是在百家争鸣、独崇儒术、兼收并蓄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对逐步确立大一统的专制政治体系发挥了凝魂固本的作用。正是由于它能契合时代的需要,而作为一种弥散性的观念力量在空间上得以聚合,在时间上得以延续,虽经诸多历史朝代的更替而未曾中断,中华文明由此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近代以降,积贫积弱的国运境地在西方列强的胁迫下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不得已而开启了“外源或外诱现代化”的历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通过师夷长技、师夷制度、师夷文化,旨在打破观念上既有的禁锢力量,以新的理念建立新社会的改革方案。产生于东西方不同空间场域的文化,在“民族历史”通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演绎着交融共生的图景。这其中包括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作为更契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社会制度方案,以高位优势的感召力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让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历史性变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拓展现代化建设路径的“中国方案”中蕴含的“中国智慧”,超越着几千年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其中生成并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的文化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典型的时空结构特征。
整体研判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新坐标
文化创新不是速效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树立历时性的发展思维。文化创新也不是另起炉灶,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树立空间性的聚合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历时性”的生成中,蕴含着多维空间场域的“共时性”特征,即“中西古今”高度融合的时代场域。这是研判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时空坐标。任何单向度的认知思维,都不利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其一,执“古”过之,御“今”不足,过于尊崇历史的传统性而难以割弃赘余的历史包袱,进而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开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古人的智慧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肯定其价值并不意味着厚古薄今,而重在通古今之变,以御今之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在以当下生动的时代实践为落地平台,以新的时代精神来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果只是强使古人穿上时装来解决今人的诸多问题,既不现实,也未必可行。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在“传统”的流淌中不断萃取和更新,以朝向新的未来。如果裹足不前,则既不能深刻理解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也不能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使命。
其二,鉴“古”不足,唯“今”过之,过于看重现实的功利性而难以传承优秀的时空价值,进而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伪存真”。传承和弘扬是建立在整体理解和批判扬弃的基础上的。尽管说传统文化资源是现成的,但并不能根据当下的需求直接拿来随便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重在知往鉴今,通过整体把握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价值元素,结合时代发展的真实需要进行“去伪存真”,才能更好地“从历史走向未来”。如果过于注重眼下利益,急功近利,则既不能很好地汲取“御今”的智慧元素,也不能清醒地把握未来社会前进的方向。
其三,守“中”过之,鉴“西”不足,过于坚持民族的特殊性而难以吸收先进的西方文明,进而影响对现代人类文化的“兼容并蓄”。就文化的生成结构而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表达的是文化多样性的内在结构特质。西方文化的形成同样具有历时性和空间性的特征,因为经过历史的萃取而具有不断朝向未来的可能性,因为生成于既定的物理场域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现代西方文化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成就,在开启现代性,尤其是在创造丰裕物质财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的精神成就,在建构有序公共秩序方面积淀了独特的智慧资源。“西学东渐”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拒绝一切营养价值的资源。整体理解并合理借鉴现代西方文明的积极成果,可以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和镜鉴。
其四,居“中”不足,唯“西”过之,过于追求发展的现代性而难以激活本土的优势资源,进而影响对现代西方文化的“食洋不化”。从文化生成的“历时性”来看,现代西方文化是与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的,是开启现代性的观念文化形态。然而,我们不能无视这一“未完成的事业”所潜在的困境和不足,进而简单地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申而言之,“崇洋媚外”往往与“食洋不化”是相伴生的。凡事都有对立与统一的两面,欲思其利,必虑其害。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既要辩证看待西方国家在现代化中的“西方贡献”及其地域特色,也要整体观照当代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中的“中国方案”及其世界意义。如果唯西方至上,那么很容易迷失自我存在的本根,也就容易消弭“洋为中用”的承载主体,消解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和本土优势。
如上四种“偏执一端”的认知取向,既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也不契合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繁荣的国情实际。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新坐标”的过程,本身也是调试“旧站位”的过程,这正是否定辩证法在文化创新逻辑上的应然体现。
新时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新时代需要坚持文化自信,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在新时代的“坐标轴”上进一步优化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其一,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发展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文化是属人的,也是为了人的,所谓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人民群众既是“化”的主体和源泉,也是“化”的对象和目标。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理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本身也是来自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汲取精神力量,进而形成服务于人民的文化产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工程,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着力点,将来自人民的文化成果惠及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中来。
其二,立足历史与空间逻辑相统一的时代化实践。文化是一种特定的观念上层建筑,对于文化的生成机理和作用逻辑,只能在时代化的实践中得到合理的确证。文化精神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构成了可供人们反思历史和滋养当下的思想空间。人们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当代中国的时代实践,是在“中西古今”高度聚合的场域中进行的,具有历时性和空间性的双重特质。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工程,需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实践,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未来实践,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化创造,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其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汲取中外优秀成果。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批判借鉴中外文化资源,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工程,需要树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视野。一方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整体观照和批判汲取西方文明的积极成果,坚持“洋为中用”的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坚持“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其四,以高位优势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在解决“当代中国”特定时空场域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情怀探索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高位优势的时代精神,必将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未来选择。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2月1日第五版“文化周刊”
链接: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7-12/01/content_56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