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人才》杂志1月刊《聚焦》栏目集中刊发《西迁:人才开发西部的壮丽史诗》《“大树西迁”拓荒者——交通大学知识分子西迁故事启示录》《擎起西迁精神的火炬》《西迁精神 人才铸魂》,形成重磅组合拳,讲述交大故事,传播交大精神。2月23日起,交大新闻网连续刊发此四篇文章,以飨读者。
走进西安交大的校园,到处都洋溢着西迁文化的魅力:葱郁的梧桐大道、腾飞的西迁广场、开放的钱学森图书馆、古朴的西迁馆和溯源馆……让人们对这所著名高校深怀敬仰。
老一代的西迁人,为了新中国的工业、国防建设冲锋陷阵,为人才支援西部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拓荒者,他们用行动塑造了西迁精神的文化基因。
一切服从国家建设大局——领军者的使命与担当
1955年4月,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接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迁校的指示后,迅速召开党委会、校务委员会,传达中央决定,部署相关工作,并委派总务长任梦林等立即赴京请示迁校事宜。他组成了强有力的迁校领导班子,敲定迁校、建校的每一个细节,并专程赴西安现场踏勘、选定学校新址。1956年9月建校后,他主持兴办了数理力学系、无线电系、工程物理系,在尖端领域建立了7个新专业,连同迁来西安的电机、动力、机械各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科格局;他注重师资团队建设,大力培养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听课调研;他坚持面向教学,面向学生,总结出“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老交大办学传统,提出“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的学生工作基本指导思想。1959年10月,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任命彭康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整整15年,彭康始终奋斗在交大师生员工的最前列,披肝沥胆,艰辛求索,他坚定的信念、深邃的教育思想、高尚的精神风范,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代交大人,也融入几十年来西安交大改革发展的实践。
在第一批西迁队伍中,张鸿副校长率先垂范,携病妻弱女带头到西安创业,以满腔热情,不分昼夜地投入紧张繁重的建校工作,协助学校党委,耐心细致地做一些中、老年教师的思想工作。
1956年7月,在迁校大部队出发前20天,张鸿就已先期抵达西安新校,安排教学任务,为9月份新生开学做好一切准备。他亲自承担数学大课教学;他认真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经常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一起去大班听课,检查教学质量;他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抓好教材建设、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等环节,积极支持教学改革,奠定了西安交大重视教学的声誉,发扬了老交大优良的传统。
交通大学总务长任梦林,是交大西迁的前线建校总指挥,他负责选定校址、规划、征地、建设、搬迁、安置等工作。率领基建后勤部门同志,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10万平方米左右的新校舍基建任务,保证了第一批西迁师生教学和生活用房,为交大在西安新址按时开学创造了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条件。他带领总务部门全心全意为学校西迁提供周全细致的服务。对教研室的资料物资,总务部门承诺“你们只要把它们整理好,包括打包装箱一切由我们负责,到了西安后,你们教研室在哪,这些东西就放在哪。”他们为成功迁校提供了一流保障。
交大成功西迁,离不开彭康、张鸿、任梦林等一批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他们为交通大学的西迁殚精竭虑,日夜奔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谱写了交大西迁的壮丽篇章。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辛努力,首批近6000名师生员工在短短一年时间入住西安新校的壮举才得以实现。
把激情和智慧洒在西部热土——先锋队的牺牲与奉献
给习总书记写信的15位教授之一的胡奈赛,给记者讲述了吴之凤教授的故事。留德回来的吴之凤当时是铸造教研室主任,1955年,吴志凤的儿子正好高中毕业,为支持交大西迁,他就让儿子来做家属的工作。果然成效明显,他的夫人把许多家属的工作做通了,他的儿子毕业后也来到了西安交大。
1957年,西迁伉俪——交大西迁中最年轻的教授陈学俊与冰心的外甥女袁旦庆带着4个孩子举家西迁,为了彻底扎根西部,他们把上海黄金地段的房产无偿捐给国家。来到西安后,陈学俊开始指导研究生研究两相流与传热课题,他在国内外首先提出“液膜倒置”现象。袁旦庆带着40多位教员,在果园、荒地上,建起了实验室,编写教程,培养年轻教师。杰出的电工学家袁旦庆和中科院院士陈学俊桃李满天下。他们教过的学生就有5000余人,毕业后大都成了西北乃至全国相关行业的技术骨干。二人将大半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西安交大。离休后,袁旦庆和陈学俊拿出积蓄,资助了数十位陕南农村的贫困女生上学。
1956年,24岁的唐照千成为首批西迁教师中的一员。1980年赴美访学期间,他十分重视收集新型测试仪器的信息,并把大哥送给他买汽车的钱全部用于购买国内稀缺的书籍资料以及电子器件、磁带等,用于科研急需;在美期间他为造纸公司解决了纸张折皱问题,将节余的9000多美元科研经费全部用于资助一位力学副教授出国进修。访美结束后,他毅然谢绝了兄嫂希望他留在美国的邀请,如期返校。
唐照千教授晚年患病在住院手术期间,忍受剧烈病痛,仍坚持指导学科建设,进行科学研究,面授博士生,修改书稿。即使在眼睛失明之后,他还坚持通过口述,由妻子代笔完成书稿和论文,并坚定地表示:“我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尽快完成!”
西安交大设立“唐照千奖学金”,奖励力学和9个相关专业德才兼备、成果突出、贡献重要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发扬唐照千爱国爱校、追求真理、科学报国的高尚情操,严谨治学、重视实践、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勤奋钻研、献身科学的拼搏精神。
在西迁馆,看一看老教授们当年的教案,听一听包括沈云扉、朱城、陈大燮等一个个知识分子的奋斗奉献故事,无不令人钦佩、感慨……
在西迁的葳蕤征途中,始终走在最前列的是那些声望高、影响大的老教授们。他们忘我工作,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骄人业绩。正是他们的奋勇拼搏,西安交大这颗幼苗才能茁壮成长;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经验和科技之光。
举一把永远燃烧的火炬——接力者的严谨与求实
马知恩教授1954年毕业任教,1956年随校西迁,三尺讲台他整整站了64年。如今他仍然坚守在西安交通大学的讲台上,银发苍苍、精神矍铄。他常说:“上讲台就像演员演出,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演员不动情,观众不动心。”
“我们上一代是救国的一代,我们这一代是建国的一代,我们下一代是强国的一代!”胡奈赛教授退休近20年,仍继续担任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家。凭借着对教学改革的独到见解和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丰富经验,她依然为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出谋划策。
翻开胡老师的笔记本,她参与的各项工作情况一览无余,这种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时常感染着周围的人。她像呵护幼苗一样持续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跟踪分析了上百份专家听课表,逐一弄清了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特点,在厚厚的笔记本上为每一个人建立了教学档案。正是基于她孜孜不倦的参与,近两年,参加培训的438位教师的基本信息和教学效果情况在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留存,为进一步实施青年教师跟踪培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她还定期与相关院系及教师本人直接联系,咨询意见,努力为学校新一代的教学骨干力量搭建起进步的阶梯。
第一代西迁人盛剑霓教授,也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女科学家和教育家。2000年退休后,被学校返聘讲授研究生课程,并担任学院督导组专家,直到80岁才离开教学岗位。她是一位愿意与学生一同成长、亦师亦友的好老师,一位关心他人、愿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好督导,也是一位对女儿要求严格、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好母亲。在她看来,一名合格学生,要具有健康的体魄,要诚信做人,要拥有一颗感恩心、责任心,要能高效率地处理事务,要有自信且具有创新思维。而要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外,还要能够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0岁的金志浩是给习总书记写信的教授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曾任西安交大材料学院院长,至今还为青年教师传授授课经验和技巧。
“新时代有新任务、新气象,我对西安交大建设创新港充满信心。不久的将来,创新港将有3万名研究生入住,有几百家企业可以进去,这是西安交大的新任务,我们这些老西迁能够参与到新‘西迁’建设,能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也就无愧于这个新时代了。”82岁的朱继洲教授对记者说。
不忘历史,薪火相传。西迁时的青年讲师、学生们,像林宗虎、姚熹、谢友柏、汪应洛等,如今已成为西安交大的银发院士,虽然年岁渐大,他们依然活跃在西安交大的课堂上,学生称他们是“培养人才的常青树”。正是因为老一代西迁知识分子的奋勇拼搏,继往开来,坚定地扎根在黄土地,默默奉献,才感召了一批又一批新一代知识分子纷纷前来西部建功立业,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