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聚焦两会】三秦都市报头版、整版:

多名委员就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联名提案

来源:三秦都市报   日期: 2018-03-09 09:43   点击:

 

七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就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联名提案

倡导全社会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62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来到西安扎根创业,用“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建设祖国大西北。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精品剧目、大型现代秦腔戏《大树西迁》再次走出陕西来到北京。首演选在了梅兰芳大剧院。与此同时,此次会议期间,李梅、李香菊、王晓萍、张炜等七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就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联名提案,倡导在全社会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西迁精神”需要青年继承和弘扬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坦言,“《大树西迁》这部剧讲述的都是一家西迁人生活中的小片段,并不伟大,但因为真实所以令人感动。很多老教授看了之后都热泪盈眶,说演的就是自己家当年的事情。”

王树国认为,“西迁精神”,不仅是对知识分子的鞭策,普通人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部分中国人在国外旅游时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果你心中装着国家,你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衡量,这就是一种内在素质的提高。我希望这种力量最终渗透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大树西迁》主演李梅:“西迁精神”是一种创业精神

《大树西迁》讲述了留洋回国女教授一家三代西迁的故事。作为提案联名人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正是这部戏的主角,她对“西迁精神”感受颇深。

李梅介绍:“这个剧我们2008年就创作出来了。在演出初期就得到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基本囊括了国家所有大奖。10年间我们共计演出了400多场,几乎场场爆满,深受观众喜爱。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回信;2018年的新春贺词中再次提到了老教授们,也是对我们创作《大树西迁》的一种鼓励。”

此次上会,李梅提交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建议设立“西迁精神”纪念馆。“‘西迁精神’在当代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创业精神。希望通过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些西部大开发拓荒者的感人事迹。”

“西迁二代”王晓萍:父辈精神感染着我们

全国政协委员王晓萍是“西迁二代”,过去经常听父辈说起支援大西北的经历。作为提案发起人,王晓萍建议,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收藏整理与“西迁”相关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文艺演出、文化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传播西迁故事,弘扬“西迁精神”。

“我理解的‘西迁精神’不仅仅局限于西安交通大学。上世纪50年代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时候,有一大批支援大西北的人才和项目来到西安。‘西迁精神’所展示的,正是当年那一代人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西迁精神’的精髓是不讲条件、无私奉献,是当代的青少年需要去学习的。”王晓萍说。

她回忆:“我的父辈,就是上世纪50年代,从东北来到铜川支援大西北,从事煤炭勘测的。当时建的井,到现在都还在用于生产。这一代人从发达的地方到欠发达地方,从大城市到山区,没有任何怨言,贡献了自己。每次父亲给我们聊小时候的事,都是满满的自豪,无怨无悔。”

西安交大教授李香菊:学习老教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李香菊认为,身为一名交大人,能够在老一辈交大人、西迁人的基础上拼搏奋斗,令她感到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给15位西迁老教授的回信。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建立西迁纪念馆,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李香菊看来,在新形势下、新时代下,应该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在前不久,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征集意见稿时,我建议把‘西迁精神’加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后来被采纳了。我觉得,全国都应该学习老一辈知识分子那种无私奉献、服从党和国家召唤的精神。”

注:本文刊载于三秦都市报3月9日头版、4版,报道链接为http://epaper.sanqin.com/sqdsb/20180309/html/index_content_004.ht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