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的心永远年轻
——访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胡奈赛
“党和政府培养了我,哪里有需要,就应该支援哪里。我最好的青春都在西安交大度过,我不觉得当年来西安艰苦,现在也很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1月12日,记者在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见到了84岁的胡奈赛教授,她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西迁岁月。
很怀念西迁岁月
1957年3月,西迁后的交通大学很缺乏基础课教师。接到人事处通知后,22岁的胡奈赛坐上了“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来到了西安。胡奈赛说:“想象中西安风沙大、黄土多,以为会很艰苦。但是过来后,发现一切都很好。首先住宿很好,在上海时教授才是一人一间房子,在这里我们一个房间住俩人,书桌、书架、椅子等家具都配好了。学习环境也好,实验室很大。其次,自己挣工资了、独立了,还可以补贴家里,很知足。当时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怎样把工作干好。”
胡奈赛回忆,当时晚上的全部时间就是和同事们一起看书、学习。西安的老乡很友好,给他们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那时他们一个月去一次城里,有时去新华书店买书,有时去看电影,来回都是搭老乡的便车。
教师要立德树人
采访时,胡奈赛多次强调自己很普通,所做的事情也很渺小;能做的就是承上启下,把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把他们的奋斗史告诉青年教师和学生,让老一辈的精神得到传承。她说,真正伟大的是她的老师们,他们才是建设大西北的主力军。他们当中一些人是名门望族出身,当时放弃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带着家眷来西安扎根,为大西北教育作贡献。
胡奈赛告诉记者,她一直在思索,为什么她的老师们可以始终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因为他们了解并经历了旧中国的苦难,所以才能倍加珍惜新中国、新生活来之不易,才能把建国强国作为自己的使命。她觉得“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和奋斗。
“爱国没有选择项,奋斗永远进行时。”她认为,教师的任务除了教育教学,还有立德树人。老师们要言传身教,要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我们的历史、国情、难处,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用中国心实现中国梦。
20多年退而不休
1994年胡奈赛退休后,一天也没有休息,继续在岗位上工作。她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搞科研。1997年至2013年,她是学校督导组专家。2014年至今,是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家组成员,平时的工作是培训、听课和教学改革等内容。
采访刚结束,胡奈赛就背着小布包起身,因为下午她要和同事讨论“西迁精神”征文稿,晚上还要听课,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干活让我愉快,工作让我有成就感。革命人永远年轻。”当84岁的胡奈赛笑着说出这番话时,瞬间让人觉得眼前的这位老人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年龄在她身上仅是数字而已,她那颗奋斗的心永远年轻。
把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的发展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胸怀大志,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从沿海大城市到我们国家西部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在西部建立起了一所所国家级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基地,彻底改变了工业、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格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管晓宏说,这就是西迁人、“西迁精神”所代表的胸怀大局、无私忘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继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了解到,管晓宏院士生于四川、长于陕西,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后回到西安,任教于西安交大。他说,从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得益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培养,西安交大师生中薪火相传的“西迁精神”,激励他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选择。
“交通大学从黄浦江畔西迁到古城西安的传奇故事,我上幼儿园时就听父母讲过,西迁人在祖国大西北建设的这所璀璨的名校,是我儿时就向往的地方。”管晓宏院士介绍,因为历史原因,他只上过四年小学和一年半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没有进过中学的校门。自学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全部数理化课程,还初步自修了微积分、理论力学、电工学等大学课程。1977年恢复高考,管晓宏考上清华大学。“1985年研究生毕业,当得知西安交大要大力发展我正在从事的前沿研究,我没有留北京工作,也没有到沿海,而是选择到西安交大任教。母校清华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得知我要回西安工作,都非常支持我,鼓励我为建设祖国大西北建功立业。”管晓宏表示,当时清华的老师和领导都非常支持他回到西安,回到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一贯鼓励毕业生、校友们到西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管晓宏院士说,初到西安交大任教时,他所在的相关学科云集了众多享有盛誉的西迁老教师。黄席椿、沈尚贤、蒋大宗、胡保生、万百五、罗晋生、郑守淇,这些在教科书和文献里看到的名字,突然间成了近在咫尺的先生。“当我走近他们,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了解到他们每个人都有非同寻常的家世和经历,又都是交大西迁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对他们更是敬由心生、感佩有嘉。”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逐渐成为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西迁的老领导和学科带头人高瞻远瞩,决定尽快创建完整的电子信息学科群,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1958年,交大成立无线电工程系,迅速建设起一批新兴的电子信息学科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包括七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推动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我所在的系统工程研究所,胡保生、万百五两位教授都是我国自动化和系统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们西迁的故事感人至深,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舍小家,为大家’的人生境界和崇高追求。”管晓宏表示,与西迁人成为同事之后,他感受到了自身的差距。上世纪80年代末,他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到美国攻读博士,西迁的前辈们全力支持管晓宏并嘱咐他早日学成回校、报效祖国。
“西部的教育科技发展,还迫切需要支援,作为一名祖国培养的知识分子,我必须要把我的研究应用在祖国大地上,西迁前辈的崇高风范强烈召唤着我,我选择了把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的发展,从国外深造完成后,选择回到西安交大任教。”管晓宏院士表示,“西迁精神”不仅属于西安交大,更是激励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为国为民奉献的精神财富。“我们这一代人,担负着承上启下、传承‘西迁精神’的重任,任重而道远。希望青年学子能够在实践中践行‘西迁精神’,传承‘西迁精神’。”
献身交叉学科 为西部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访西安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峰
“西迁老前辈能够把‘大树’从上海迁到西安,我们的理想也同样可以扎根沃土、拥抱天空。”2011年,30岁的徐峰从国外回到母校西安交大,参与创建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七年来,他和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等奖项。作为“西迁精神”新传人,徐峰深有感触地说:“西迁老前辈扎根的黄土,同样是我们年轻一代延续精神的热土。”
徐峰1997年从安徽考入西安交大,本科学的是交大著名的“锅炉”专业,保送硕士后学的是工程热物理专业。“交大求学的七年,是我梦想起步的七年。在这人生关键的起步阶段,我有幸接触到了陈学俊、陶文铨等一批西迁老教授。”徐峰说,两位先生都是我国热能工程学科的“泰斗”级人物。陈院士是西迁时最年轻的教授,当年他把房产交给了上海市,带着一家六口义无反顾来到西安。陈院士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使得西安交大成为两相流与传热方面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高校,带领团队取得了源源不断的成果。陶院士是西迁后培养的第一批学生,数值传热学权威专家。他治学严谨,学术思想超前,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尤其是陶院士把复杂的传热学原理讲得深入浅出,令人叫绝。如今陶文铨教授已八旬高龄,仍然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
“当时我和同学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西迁老教授身上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精气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那种爱国奉献、奋斗进取的‘西迁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后辈学子。”徐峰说。
2001年,徐峰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再到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徐峰的爱人在剑桥博土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在美国站住了脚,开始了稳定的发展,过上了别人眼中的精彩生活。但即便这样, 徐峰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内的关注,始终在留美与回国之间犹豫不决。
2010年年底的一天,徐峰接到母校领导的电话,诚挚邀请他回校任教。正是这一通电话,让他不再犹豫。“回到母校的七年,是我梦想成就的七年。”读博士期间,徐峰的研究方向由生物力学拓展到多学科交叉,致力于生物组织热-力-电耦合学、细胞热-力-电微环境工程、基于生物微流体力学的即时诊断技术的研究,不断探索,踏入国际前沿学科领域。回国之初,他从事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聚焦多尺度生物热力电耦合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探索前所未有的交叉领域,挑战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困难,也遇到“异想天开”这样的质疑。
“我和团队没有放弃。同样是在荒地上拓土开疆,西迁老前辈能够成为拓荒者、成为奠基人,我们有何不可?”徐峰从教授重新当回“研究生”,每天工作到深夜,学习国内外论文上万余篇并消化吸收。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标志性期刊上,并获得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们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国际上的理论空白,对世界皮肤疾病热疗起到关键性指导作用。
“感谢母校的召唤,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确定了人生奋斗目标。”谈道回国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徐峰由衷地说。
“我回想起陈学俊先生、陶文铨先生,回想起大批西迁老前辈,回想起同样毕业于交大的钱学森学长,回想起他们‘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激情与豪壮。比起西迁老前辈,我们这一代人更需要精神的洗礼。”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徐峰认为无论是哪个年代,个人的发展一定要与国家的发展始终紧密相连。 “新时代孕育新梦想,新使命激发新作为,难忘我们传承百年的校歌《为世界之光》,我们年轻一代一定会为世界、为国家、为西部贡献出属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徐峰热切地说。
扎根祖国大地 用智慧和才干践行“西迁精神”
——访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博士生林舒进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林舒进,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东人。2014年从珠江之畔来到古城西安,成为交大的一名学子。“记得刚到学校时,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西迁精神’。那些记录着交通大学西迁历史的一幅幅老照片,那些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的一个个西迁故事,那些创造了交大西迁传奇的一张张鲜活面孔,深深打动了我。让我不由得思考是什么让前辈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什么支撑着这些交大人能够舍小家为国家,从繁华的大上海毅然西行?”林舒进表示,在交大求学的五年里,他对西迁前辈们那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感同身受。身边老师在教学科研上发愤图强、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让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采访中,林舒进介绍了我国管理学科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先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举家西迁,成为西部建设的先行者的感人西迁故事。他说,汪应洛院士已经88岁高龄了,但他仿佛从来都不知疲倦,总是扑在科研和教学一线。1994年,他在北京的一场报告会中突发脑溢血,倒在了会场。2001年,他又身患重病,但是疾病并没有击倒这位顽强的老人,他每次住院只要病情稍微好转,就开始在病床上工作。“汪先生用一言一行教育和引导着年轻人,感动着他的每一位学生。”
“2017年,国家组建科技扶贫博士团,前往贫困山区。看到报名通知的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要像前辈们一样,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用所学的知识为那里的父老乡亲做点事。”他说,当时正是博士生学习最繁忙的阶段,曾经担心导师会因耽误学业而反对。当他心怀忐忑,跟导师讲了自己的想法时,导师十分支持,“脱贫攻坚是眼下国家的大事,你们应该去学以致用,到基层去锻炼锻炼。”
随后,林舒进回顾了自己到平利县扶贫的故事。带着学校的期望与导师的嘱托,他来到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平利县,在离县城最远的正阳镇挂职镇党委副书记。扶贫期间,他帮40余名当地学生获得社会资助,使他们没有一个人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正当我的第一期挂职即将结束时,村民们遇到了困难,因为当地交通不便,辛苦种植了一年的黑土豆和党参等农产品找不到销路。我心里既着急又难过,决定留下来为乡亲们再做一些事。”
林舒进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他主动申请继续参加第二期挂职扶贫工作。其间,他把所学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和西安交大科技扶贫博士团的同学们一起联合当地十余家企业,组建平利县扶贫产品众创联盟,以乡亲们滞销的农产品为原材料,研发出15项相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预计产值将达到3.75亿元。通过研发带动产业发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回顾自己所做的一切,我深深懂得,是‘西迁精神’让我们传承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的理想和情怀,而自己也只不过是无数青年学子中的普通一员。其实在我身边,还有雪域女团支教队、无止桥团队等等,青年学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西迁精神’。”
“正是受到西迁前辈们的感召,我们年轻一代也像他们一样,把国家装到心里,把自己放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用奋斗一笔一画用力书写人生。”林舒进说。
原载于2018年11月13日西安日报5版整版、西安晚报4版整版
西安日报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8-11/13/node_27.htm
西安晚报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wb/html/2018-11/13/node_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