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十分重要的关键节点,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近14亿多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一、在历史中传承,爱国主义应有文化积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诉求和心灵,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正如当代哲学家楼宇烈所认为的,家国情怀源于中国人的生命观,“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都是一个整体。”因此,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爱国”二字很早就出现了,《战国策·西周策》中有“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中则提到“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由此可见,早在奴隶社会末期,爱国的观念在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发展起来了。至此之后,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抑或是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驱动,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气概,家国情怀成为了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对于这种家国情怀,焕然而大明的标志性表述,莫过于关中鸿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场合,多次提及“横渠四句”。这四句话阐明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为读书人指明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家国情怀,这条世代传承的文脉已然成为了交通大学群体意识的载体,成为交通大学成长发展的胎记。家国情怀,既不是乏味空洞的“高调口号”,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内化于交大人心底、护航交通大学延绵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交通大学从创建南洋公学,拓荒蒙昧以造就“桢干大材”,到唐文治培养“领袖人才”“奇才异能”,以“第一等人才观”陶冶学生品行,办出“中国第一大学”的努力,再到叶恭绰、淩鸿勋、蔡元培、黎照寰等多位校长秉持“造就交通专门人才、力图高深学术之发展”的宗旨,办出一流工业大学的实践,无不体现出交大人爱国奋斗、争创一流的气魄胸襟。
二、在苦难中自强,爱国主义应有民族情怀
纵观近代史,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而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工具,更加剧了中华民族的灾难,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再到“最后的吼声”,无不看到整个民族受到强大爱国主义的力量驱动,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同生死,共命运,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面对危如累卵的国势、支离破碎的山河,“我国同胞之国民,其将何以自处也?”成为一切爱国志士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反思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的基础上,近代中国一部分有识之士从昏睡中惊醒过来,要求变法图新的爱国思想开始勃兴。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振聋之声,到康梁的“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的百日维新,抑或是陈天华“只要我人心不死,这中国万无可亡的理”的振臂一呼,再到孙中山“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的拳拳之心。这些仁人志士们为救国家于危亡之际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国也是一种本分、一种责任。交通大学123年的办学历程,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淀、凝聚、锤炼,成为一代一代交大人内心深处最为重要、最为坚实的精神支柱。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时期,公学师生以国家民族兴亡为己任,发愤要为社会作一番事业。中国最早的大学校歌——南洋公学师范院院歌《警醒歌》,由当时的教务长张焕伦所撰写,要求青年在国家民族沉沦时要立大志,鼓舞青年刻苦读书为国家为民族挑大梁,自觉奋发,不作“碧眼奴”,歌词悲愤激昂。这种浓烈的家国情怀哺育了诸如蔡锷、顾维钧、张元济、黄炎培等一大批爱国志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交大学生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颇具影响的全国性学生运动中,始终冲在战斗的第一线,斗争锋芒直指国民党政府当局发动内战,迫害民众,纵容美国扶植日本的反动政策,交通大学成为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民主堡垒”。1949年解放前夕,交大学生地下党员穆汉祥、新青联会员史霄雯不幸被捕,被反动派秘密杀害。遇难时,穆汉祥25岁,史霄雯23岁。“我愿做地下的泥土,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的彼方。”他们字字铿锵,将青春和热血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续写了交大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光辉篇章。
三、在奋进中持守,爱国主义应有旗帜引领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摆脱了被压迫民族的卑下地位,成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立国家。祖国已经旧貌换新颜,因而爱国主义就有了新的内容。以前主要任务是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在则主要是保卫和建设祖国,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独立自主,不受外侮。在爱我中华的情感中,固然蕴含着亲情、乡情、国家情,但今天的爱国主义已经不只是那种“就是祖国的炊烟也都感到亲切和香甜”的自发的原始的民族感情,而是已经具有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内涵高度融合的自觉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定不移跟党走,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1956年,交通大学6000多名师生,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支援大西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壮志豪情,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奔赴渭水之滨的千年古城,开启了新中国教育界开创未来的一次伟大行军。钟兆琳、陈大燮、张鸿、沈尚贤、周惠久、陈学俊、赵富鑫等一批教授,以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带头迁到西安,以奉献体现了“爱国没有选择项,奋斗永在进行时”的家国情怀。交大师生始终坚定“听党指挥跟党走”,一以贯之地服从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交大人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激昂之情,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科研奇迹,填补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空白,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应。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也如大庆奋战的英雄、红旗渠开山的英雄们等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英雄,并当被绘成英雄画廊中又一组生动鲜亮的光辉形象。
四、在继承中发展,爱国主义应有时代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开启。新时代爱国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的最新呈现。新时代爱国主义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实干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更需要每一个国人用真干实干托起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因此,爱国主义并不仅仅体现为豪言壮语,也不是单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仪式活动,而是体现在身边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和工作行动中。因此,爱国奋斗是新时代爱国主义鲜明的实践主题。
今天,我们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就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从一心为公的好干部廖俊波,到为人民歌唱的艺术家贠恩凤;从92岁仍坚持上班,为了国家需要而奋斗的陈俊武,到不久前刚年满30岁就因公殉职的扶贫干部黄文秀等等,他们用爱国奋斗的行动共同点亮了新中国的精神灯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无论是哪个年代,个人发展一定要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西迁老前辈扎根的黄土,同样是我们年轻一代延续精神的热土。”在爱国奋斗的西迁精神指引下,在西迁老前辈奋斗故事的感召下,徐峰、雷亚国、林舒进、白玛央金等年轻的师生们将根牢牢扎在西部大地,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奋斗华章。
作为新时代交大人,深刻认识到爱国奋斗是激扬新时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自觉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勇于担当、奉献国家。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扬“四面旗帜”,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广大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广大学生争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优秀青年。要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要进一步强化“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努力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连接起来,把科学研究融入当下最急需的中国实践问题之中,继续牢牢扎根祖国西部大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新时代,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在为初心使命努力奔跑中传承伟大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把亿万人民的爱国心、爱国情,激荡成共鸣、汇聚成洪流,就一定能成为磅礴的“中国力量”,推动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