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2019西安国际创业大会暨第二届大学生文化创新创意教育发展论坛在逸夫科技馆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教师刘令贵指导,环设71班王彦清、许逸馨、李佳月制作的《西迁纪念建筑——草棚大礼堂复原模型》荣获西迁专项一等奖。
在校党委宣传部和交大西迁博物馆的支持下,项目团队通过对现存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梳理和对西迁老教授的深度访谈,考证了礼堂的空间制式和材料工艺,利用数字模型推敲其结构、空间的合理性,并利用西安交大修剪植物遗留的废竹为原材料完成了模型的制作和拍摄,整个过程历时两个月。
重现“草棚大礼堂”,讲好“西迁老故事”
草棚大礼堂是交通大学迁往西安后为解决师生开大会的困难,用竹子盖起的一座能容纳几千人的临时大礼堂,其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在西迁后艰苦条件下为助力交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东方力学的典范”之称。大礼堂依地势而建,用竹篱笆做墙,大竹子做梁,茅草做顶,能容纳5000多人开会,里面没有正规的椅子,只有一条条长板凳,一条凳子上可坐七八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开大会、办文艺演出、放电影、开音乐会等都在这里进行。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是由交大师生员工从上海迁往西安、建设西部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人民群众的奋斗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这个实践不仅包括交大人迁校建校的实践,还包括与西部人民一道建设西部的实践。草棚大礼堂的意义远不是普通建筑那样简单,在交大人珍藏的照片和回忆中,“草棚大礼堂”是一个高频名词,它见证了一代交大人的历史,浓缩了一代西迁人的精神。对于许多青年人,西迁故事具有一定的时空距离,如何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物质实体,需要以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态度重现“草棚大礼堂”,讲好“西迁老故事”。
在创作中理解、弘扬西迁精神
项目团队梳理了草棚大礼堂的相关图像和文字资料,“礼堂的立柱由多根碗口粗的毛竹捆绑成一根,分裂两排高高的支撑起棚顶。横梁与立柱之间,用弯曲的竹竿支撑,形成了类似伊斯兰建筑的悬拱。棚顶是在竹竿编织的格子上覆盖上茅草,四周也是用草帘遮挡了。”通过历史文献考证了礼堂的空间制式和材料工艺,在专业教师刘令贵的指导下,利用数字模型推敲其结构、空间合理性。创作遵循历史性、原真性原则,就建筑材料、空间结构、工艺制作等环节按照1:100比例进行了复原。过程看似简单,实际制作却十分复杂。竹子有韧性,弹性也大,不仅修剪较困难,而且很多时候不好控制弯曲程度。模型中的每个梁柱由几根竹子共同作用而成,但都不是简单的直接捆绑,而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实验得已成型。
草棚大礼堂作为西迁精神的物质文化载体,建筑模型复原作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能够让当下青年群体穿越时空,直观感受西迁之时的经济、社会环境,感受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的热情,通过实物体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家国情怀,通过制作理解“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内涵。项目团队不仅在制作实践中提高了专业认知和实践动手能力,还在创作过程中充分理解了西迁时代语境下的劳动人民智慧,以建筑的方式向西迁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