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000多名交大师生义无反顾地离开上海,踏上建设西部的征程。一个甲子的时光,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一片麦地上建起了一所蜚声海内外的国家重点大学。
“当时的西安远不如上海现代与繁华,到处都是大片的农田,学校的教学楼也只有三栋。但是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家义无反顾地怀着满腔热血投身于大西北建设中。”回忆起62年前初到西安的场景,80岁的金志浩教授充满感慨。
金志浩教授195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材料金属学与金属物理专业并留校任教,历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系主任、材料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务。
说到当年西迁的艰苦岁月,金志浩教授的讲述轻松、风趣,表露出迎难而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1955年考进大学就已经知道交大要西迁了。”金志浩教授谈到,时逢第二个“五年计划”,国家计划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国防军工产业。然而当时西北地区缺少优秀的工科大学。国务院考虑将交通大学迁至西安,交大师生怀着建设祖国的热情纷纷响应。随后按周恩来总理作出的批示,在彭康校长带领下交通大学大部分师生以及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均搬迁至西安。金志浩在大学时代的第一年是在上海度过的,随后搬迁至了西安。
金志浩教授笑道,当时得知学校搬迁至西安的消息,第一个念头是“那好啊,先到上海待一年,以后再去古都西安‘玩一玩’,感觉比一直待在上海有意思。”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迁校至西安以后,他发现来这里并不是轻松地“玩一玩”。那时西安的条件十分艰苦,尤其与当时的繁华都市上海相比,物资十分缺乏,甚至连牙膏、牙刷之类的日用品和工作用的小螺钉、灯泡都需要从上海带来。
“当时学校大门是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气庄严的大门。用于教学的中心楼虽然已经建成,但是中心楼后面几乎都是坟地。校园里有个大坑,上面铺了竹子,每次下雨的时候竹桥在雨水的拍打下总会噼啪作响。”金老先生说:“之前在上海是柏油马路,而到了西安就成了‘水泥马路’。所谓的‘水泥马路’就是水加泥。”
金志浩回忆说,在生活方面,1956年和1957年食物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食物供应就明显不足。那时他恰好在东北学习,那里的生活比西安更加艰苦。“吃饭没有任何蔬菜,每次饭前都会喝一大碗酱油汤,然后再吃用高粱粉做成的发糕,这样才能填饱肚子。”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金志浩的体重从120斤降到了90多斤。
“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没有一点顾虑,不讲条件,哪里艰苦往哪里跑,来了就应该艰苦奋斗,应该奋发图强。”金志浩说,尽管条件艰苦,但没有人抱怨,在周惠久院士等老一辈交大人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教学、科研中。
金志浩教授饶有兴趣地谈到他所在的交大材料学院的发展。西迁后,西安交大成立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当时周惠久院士坚持科研不松懈。在进行军工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周惠久发现许多零件并不是在大能量冲击下发生断裂的,而是在小能量条件下发生失效,因而对当时苏联提出的以“一次冲击”能量评价材料的韧性的标准有所质疑,便开始仿照小能量冲击的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在小能量冲击条件下,材料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强度;而一次大冲击能量下,材料的寿命才与材料的断裂韧性相关。进而,周惠久院士提出通过降低回火温度以发挥材料强度潜力的思路,大幅度提高了许多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为我国机械工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在全国机械行业刮起了一股“小能量多冲”风。在1965年北京举办的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这个研究成果成为了当时的“五朵金花”之一。金属宏观强度研究项目成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同类项目齐名的科研成果,金属材料实验室已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交大材料学院也在1988年进行的全国研究生评估中高居榜首。
“尽管科研环境和设备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一辈交大人、材料人用实际行动塑造和诠释着‘西迁精神’,我的体会这种精神就是爱国、求真、勤奋、朴素。”金志浩教授说。
金志浩教授从教50年,既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标兵,也是著作等身的专家学者,他主持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高技术863、国防科工委军工项目等二十余项、发表论文三百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奖7项。
如今,80高龄的金志浩教授退而不休,担任西安交大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坚持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运动、骑车、搞科研。“人千万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什么都坏了。”金志浩继续用行动践行着爱国、求真、勤奋、朴素的西迁精神。
原文刊载于2018年1月19日西安日报2版头条
报道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8-01/19/content_31274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