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陕西广播电视台】西迁精神系列报道第四集:

向科学进军 建设大西北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 2018-09-24 09:45   点击:

 交大迁来西安肩负着支援祖国西北地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重大使命随校西迁的科教工作者们也迎来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创业天地他们满腔热血于艰难困苦中开拓创新在广袤的黄土地上播撒了科学的种子系列报道初心不改向西而歌》,今天请听第四篇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2018年7月初,西安交大西迁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56级无线电技术系的十几位老校友冒着酷暑,特地从各地赶来相聚。这些耄耋老人后来多在高校和研究院所工作,作为交大西迁后的第一批学生,母校所赋予他们的是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西安交大校友:学校培养的那种精神,自己要敬业,一心一意要把自己学好的知识贡献给社会;

西安交大校友:精神对我们影响很大,一个是刻苦、钻研,一个是不断地探索新东西、创新,再困难也要往前走,只要是国家需要,不回头,一直干到底,就这样。

纪念馆内珍藏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令老校友们不停驻足凝视,他们心潮起伏,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纯粹而火热的建设年代。

1956年,一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大学迁入古城西安,百业待兴。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教职员工们都卯足了劲。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迁校时任机械系助教朱继洲:

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这个是在上海时候已经形成的传统,这十二个字一直到迁过来,大家自然而然地深入到每个人的思想里,深入到每个人的行动里。

首批西迁的教职工有7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教师52人,单是面对两千多名新生,师资力量都很吃紧。这时,西迁时做出表率的老教授们又开始带头加班加点上课。早年曾留学日本的数学教授张鸿,当时任职学校副教务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管理任务。看到只有五位数学主讲教师,他再次主动执起了教鞭。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迁时任数学系青年教师马知恩:而且经常来听课啊,给我们指导,参加教研室活动,他都干。我们从食堂吃完饭回去往宿舍走的时候,才看到张鸿提着个饭盒到食堂买饭。而且他的夫人是长期卧床病在床,下不了床的。

朱城教授是我国工程力学专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校授课之余,他不仅要与时间赛跑写讲义,编写教材《材料力学》,还要抽出时间去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在艰苦的环境下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迁时任物理教研室助教胡奈赛:朱先生身体不好,所以朱先生是西迁以后第一位过世的,朱先生走的时候才39岁。

如今,很多人都尊敬的称呼胡奈赛为西迁老教授,但在她看来,迁校之初,担起教学科研大梁的真正主力则是他们这批年轻教师最为敬重的老师们,可称之为“大师”,更是领路人。胡奈赛的老师是金属材料学家周惠久教授,周先生所编的教材《金属材料性能》一共五册,对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材料强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其1965年创立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则被誉为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的“五朵金花”之一。

胡奈赛:他年纪要比我们大得多,1909年出生的,1955年决定西迁,他非常积极,全家迁过来。到西安来,他是准备大干一场的,到196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搞科研展览会的时候,评出来五个最好的,有个西安交大的,就是我的老师。周先生这一炮在西安交大这边,从科研来说就是打响的第一炮

上世纪五十年代,仿制苏联的油井吊卡重达六七十公斤,极其笨重,大庆铁人王进喜迫切希望能有专家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这个艰巨的任务当时就落在了周惠久教授的身上。随后他多次前往大庆油田调研,并深入宝鸡石油机械厂攻关,最终研制出的油井吊卡重量轻、强度高,深受石油生产一线的欢迎。

胡奈赛:大概是重量减轻了很多,比例最大的一个大概是原来重量的三分之一,寿命还可以比它(原来)提高1.5倍。

对科学研究来说,实验室好比战士手中的武器,理论上的创新设想都需要在这里寻找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迁时任机械零件教研室教师丘大谋:在上海没有这个条件,房子都没有,到了这儿就给了我们中心楼底下的一楼跟二楼,所以当时我们讲,我们要搞一个全国最好的实验室,完全从无到有的。

缺乏经费、没有实验设备,谢友柏、丘大谋等教研室的同志就找来了一本当时苏联中央工艺研究院的小册子,按照上面的图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室。大家不舍昼夜,困了就把木板铺在地上躺一躺,跑到外地加工制作实验器材更是常有的事。

丘大谋:曾经我们有一个教研室的党支部书记,到洛阳去加工了一对齿轮,好几十公斤,他一个人过去取这个东西。那个时候洛阳到这儿要八九个小时,不坐卧铺,都是坐的。我们这里就拉着架子车到火车站接他取货。

从1957年迁校西安,到1959年仅三年时间,交通大学西安校区已建成和正在筹建中的实验室有45个,其中尖端专业的实验室达到了18个。实验条件的根本变化,不仅为提高科研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也为新专业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迁时任高等数学教研室助教马知恩:在迁校初期,尽管当时任务非常重,师资也比较缺乏,但是我们仍然急国家所需,开创了一些国家需要的像计算机、原子能、工程力学、应用数学这样一些新专业。

在当时,交大很多新开的专业都是“中国首个”,没有前例可循,而教师也多为年轻人。写讲义、编教材、做实验……案头工作枯燥、任务繁重,但青年教师们把自己当做一块海绵,投身广阔的知识海洋,乐此不疲。站在老一辈西迁教授的肩膀上,他们也不容自己有丝毫松懈。1959年9月下旬,交大自控专业就在时任交大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室讲师万百五等人的带动下创建了,当时万百五刚满31岁。

万百五:要把讲义准备好,你自己学好,有专家或者老教师在讲这门课,这个是你的任务,我记着我们这个教材在全国来讲还有一些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迁时任机械零件教研室教师丘大谋:当时来讲年轻人的心情压力是一方面,但是机遇啊,这个时候觉得是一个很光荣的事情。迁过来之后,我们这一批人是非常卖力的,都是拼了,今天你到一点,明天我就到两点,备课。

仅迁校后的第一个十年,西安交大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若干重大突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超短波调频广播系统、数字积分机、33万伏磁吹避雷针、33万伏变压器电瓷式套管及西北地区第一台交流计算台等,培养出李鹤林、陶文铨、雷清泉、邱爱慈、孙九林等九名院士,他们从这片西部热土开启了知识建设国家的岁月。时至今日,“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交大师生仍在郑重地履行着这个朴实而真挚的承诺。系列报道《初心不改 向西而歌》,明天请继续收听第五篇:《“科学种子”在西北蔚然成林》。

报道链接:http://toutiao.cnwest.com/sxtt/share/news/2018/09/13/content_600640.html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