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环球人物】九旬伉俪的西迁传奇
来源:环球人物   日期: 2018-12-27 09:37   点击:

62年前,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西迁,一大批胸怀报国之志的年轻师生从黄浦江畔踏歌西行,一路来到古城西安。

盛剑霓是第一批抵达西安的交大教师。她还记得推开房门的瞬间,看到行李已经由后勤人员送了过来,就摆在屋子中间。她心中一暖,知道这个陌生的地方会成为未来的家。两年后,丈夫郑守淇从北京来到西安的新校园时,也难掩兴奋。夫妻俩终于团聚,此后一晃就是一个甲子的岁月。

郑守淇(左)1927年10月出生在上海,祖籍苏州,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世纪50年代参加我国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2017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盛剑霓(右)1929年11月出生,上海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气工程研究和教学,曾获“全国电气工程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图为2015年郑守淇、盛剑霓夫妇在家中。

冬季的阳光洒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已是鲐背之岁的郑守淇、盛剑霓夫妇向《环球人物》记者讲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在时间的长河里,西迁的交大人从壮志青年奋斗到了耄耋之年,培育出满园芬芳;在西北的土地上,他们构筑起科教高地,书写了共和国高等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铸就了光辉灿烂的西迁精神。

登上“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

1896年,交通大学以南洋公学之名创建于上海,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出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决定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

彼时,郑守淇、盛剑霓夫妇已经先后在交通大学任教。他们一直都在上海成长、求学和生活,从未踏足过遥远的大西北。西迁安排下来时,郑守淇正在北京参加一个科研项目,所以盛剑霓一手操办了搬家事宜。

那是1956年8月,第一趟“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停在交大后门的徐家汇火车站。车站里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欢送即将奔赴大西北的交大师生们。当时,郑守淇和盛剑霓的女儿郑镁才1岁。为了专心工作,二人决定将孩子留在上海。盛剑霓安顿好一切,怀揣着和母亲、兄妹、孩子的一张合家欢照片登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

1956年交大师生西迁时所使用的乘车证

一节节西迁专列,一张张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乘车证,记录了交大西迁的点点滴滴。从上海到西安,盛剑霓从不觉得辛苦,并且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虽然学校迁到了西安,但校园里还是熟悉的同事和学生,而且为照顾师生口味,食堂也准备了南方风味的食物,没有后顾之忧,人心安定。”“到西安后,手脚再也没长过冻疮,所以很快就喜欢上了在大西北的生活。”

两年后,郑守淇结束在北京的研究,来到西安新校园;加上学校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孩子也接了过来,一家人得以团聚。那时,西安的物资还比较匮乏。对于在上海生活惯了的交大师生来说,西安的生活其实是一个大挑战。但郑守淇和盛剑霓坚持下来了。60多年过去,他们见证了西安的经济社会大发展,说话从上海口音变成了西安口音。他们与西迁师生一起,为祖国西部贡献了一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创建中国高校最早计算机专业

大国重器是立国之基。从抗战中走过来的郑守淇、盛剑霓深知这一点。他们深信,核心技术就是大国重器,这值得付出一生来研究。

1927年,郑守淇出生在上海。“在我上幼稚园的时候,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他从小就看到了孱弱的祖国如何被侵略的铁蹄践踏。求学时,他只能在租界内完成学业。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结束,郑守淇考上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先被分配到同济大学,后回到交大任教。

郑守淇在求学过程中就看到了太多苦难,这让他更加努力刻苦,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还掌握了英、俄、日、德等多门外语。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专家到交大上课时,就是郑守淇担任的翻译。

为发展我国科学与国防事业,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决定集中力量攻坚研究计算机。交大派郑守淇前往北京,就是参加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织的计算机开发研究工作。该所汇聚了大量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国外资料,郑守淇沉浸其中,阅读吸收了众多文献材料,为我国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做出重要贡献。他除了负责外部设备的研制任务,还为研究班学员讲授脉冲技术。

1958年,随着郑守淇回校,已在西安“落户”的交大也正式成立计算机技术专业。这是国内最早设立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另外两家是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郑守淇是专业最早的创建人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任务繁重。他一方面要给学生开课,一方面要参加计算机专业教材的编写。1958年下半年,学校进行了自行设计的“数字积分机”研制。郑守淇和一批研究人员日夜奋战近3个月,完成了系统设计,用近700只电子管、数千只晶体二极管和阻容元件建造出四个“数字积分机”大机柜。

1958年的西安交大校门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来了,郑守淇的研究也开花结果了:教研室完成的光笔图形显示器科研项目因创新性和填补国内相关空白的重要性,被授予“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个科研成果凝聚了计算机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是西安交大在该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当丈夫忙着为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发展打牢基础时,盛剑霓也没闲着——如今西安交大在电磁场数值计算领域中的地位与她有莫大关系。

和郑守淇一样,盛剑霓也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苦难。1929年,她出生在上海市崇明县。1952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交大任教。交大迁到西安后,盛剑霓先在电工基础教研室工作,后被分配到电磁场小组,从事电磁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和教研室同事一起,率先在国内编著《电磁场数值计算》一书,由此奠定了西安交大在这一学科的地位。她回忆道:“当时上机的地方我年龄最大,但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无论多困难,我也一定要做下去。”如今,盛剑霓瘦小的身体里仍然散发着硬朗的气息。

在郑守淇和盛剑霓的影响下,女儿郑镁也成长为西安交大机械学院教授。郑镁与母亲的研究领域不同,一个是工程制图,一个是电磁场。但电磁场分析问题通过图形表达更容易理解,所以母女二人多有合作。“母亲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不能有半点差错。她经常因为一个数据问题,让我反复修改,直到结果完全正确。我们两个人合作,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儿。”郑镁笑着向记者“抱怨”母亲。

志同而道合,郑守淇、盛剑霓夫妇正是如此。他们专注于科研,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影响着后代,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更多的年轻人在祖国西部为建设科技高地贡献力量。

血液里流淌着西迁精神

功以才成,业由德广。人才是推进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根基保障,教师则是培养人才的高尚职业。无论是当年的“东方麻省理工”,还是西迁后的西安交大,都保持着优良的校风学风,为祖国输送人才。1959年,西安交大就成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一批新兴学科相继创建,古都上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学府。

去年,郑守淇荣获“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以表彰其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从教六十余载,郑守淇培养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为代表的众多优秀人才。

郑守淇、盛剑霓结婚时的照片

盛剑霓退休后被返聘讲授电磁课程,80岁才离开教学岗位。她经常与博士生一起讨论问题。孜孜不倦的求索中,他们发现了电磁场数值计算里的缺陷,编著出《电磁场与波分析中半解析法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介绍半解析法的理论基础、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这项研究成果成为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电磁场与波分析中半解析法的理论研究”。

5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盛剑霓坚持通过答疑、改习题本、做实验等各种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要让学生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在70岁时,她还加入学校教学督导组,经常去听青年教师授课,帮助他们将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老一辈教师的传帮带很重要”。

这些坚持,是融入血液的西迁精神: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回忆往昔,郑守淇、盛剑霓夫妇最为自豪的是,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以青春热血参与书写了交大西迁这段难忘的历史。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回信给西安交大的15位老教授,向当年西迁老同志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风风雨雨,携手同行。60多年来,郑守淇、盛剑霓夫妇坚守在科研教学一线,为我国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他们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典范,成为新时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

(问炀对本文有贡献)

原载于《环球人物》2018年第24期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ns8FvJDI2KXsoqpx25OJA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主页建议意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