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全大局 把自己事业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再见吧,上海,再见吧,妈妈,不要悲伤,胜利的星会照耀着我们……”西迁时任电机系教师、83岁的潘季教授说,至今还记得西行列车上师生们一起唱起的这首歌。他回顾说,1956年,党中央为适应国防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需要,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青年学生热血沸腾,交大师生义无反顾登上了西行的列车,投身建设祖国大西北的事业中。“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当时西安与上海的条件难以相比,即使在今天也还存在差距。但我们交大西迁人立志为国家建设而拼搏,以开拓创新为使命,体现了在党教育下成长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克服困难,积极响应西迁号召,他们的行为让年轻教师和学生深受鼓舞。这其中我的老师周惠久先生是杰出的代表。”83岁的胡奈赛教授在报告会上生动地讲述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周惠久西迁后艰苦奋斗,创立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的故事。时任西安交大机械工程系主任的周惠久教授“一来到西安,就一头扎进教学和科研中。”胡奈赛回忆说,周教授是全校最早带领教师、学生搞科研的,成立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他提出的“小能量多次冲击”理论,大幅度提高了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为我国机械工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1965年北京举办的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这个研究成果成为了当时的“五朵金花”之一。
“今年是周先生诞辰110周年, 可以告慰周先生的是,去年9月国家三部委公布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交大入选8个学科,我们材料学科是其中之一。”胡奈赛表示说“我们继承了老一辈西迁人未竟事业,‘西迁精神’薪火相传,带领我们奋进新时代。”
西迁人不辱使命 为西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西迁过程中,充分体现一种精神就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85岁的卢烈英教授在报告中进一步阐释“西迁精神”内涵。他说,胸怀大局是“西迁精神”的灵魂,就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无私奉献是“西迁精神”的核心内容。卢烈英说,西迁时不少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时家庭困难的教师可以留下来,但是报名人很少。“两个榜样对我影响深刻。我国电机之父钟兆琳教授,周总理考虑他年事已高曾劝他留在上海,但是钟先生义无反顾带头西迁,把整个身心扑在工作上。西迁老教授沈尚贤不仅自己带着夫人、女儿一起来,还动员他的妹妹沈德贤、妹夫一起来。他们的人格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卢烈英说:“奉献就是一种自觉的、不计回报、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也是人生的价值追求”。
“‘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是交大人西迁后不辱使命的写照。”卢烈英说,搬迁的困难是暂时的,建校的困难是长期的,西迁大树要茁壮成长,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西迁交大人的艰苦努力,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所享誉国内外的重点大学,西安交大的毕业生已近25万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奋斗,创造的重要科研成果累计达29000余项,为西部的教育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我们进入新时代,要更好发挥‘西迁精神’,尤其在消除地区差异上,希望所有年轻知识分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聪明才智。”卢烈英说。
西迁精神新传人 用奋斗谱写青春
“西迁精神”成为交大宝贵的精神财富,“扎根西部,服务国家”的情怀与使命激励着一代代交大人用奋斗写就“奉献青春为家国”的感人故事。
我国著名热能工程专家林宗虎院士在报告会上回忆自己交大求学、成长过程,以及科研创新的经历。他感慨地说,今年我已经85岁了,人生的前25年是在上海求学,后60年是在西安交大建功立业的时期。我现在年岁已高,还在奋斗的路上。今年我要完成300多万字专著的修改。“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和大家一起继续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西安交大电气学院80后教授刘文凤在报告中分享对“西迁精神”的认识。刘文凤说,“西迁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电气学院80后的教授不下10人,不少人都是国外知名高校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我们从交大老一辈身上感受到了爱国爱校,“西迁精神”为我们青年教师成长注入“精气神”。“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交大人已经把‘西迁精神’内化成为我们的交大情怀,在‘西迁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将用我们的奋斗、用我们的青春谱写一个大大的‘爱’字——爱交大、爱西安、爱陕西、爱我中国。”刘文凤说。
原文刊载于2018年1月31日西安日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