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华教授团队:20载不改初心打造税务信息化“重器”
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中,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郑庆华教授团队与税友软件集团,共同研发的“税务大数据计算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项经历了20多年求索创新的科研项目,被誉为电子税务“金字塔塔尖”和“大脑中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税务信息化逐步达到国际水平。
创新让税务大数据平台“更智慧”
郑庆华教授团队结合国家金税工程需求,针对税务数据面临点多线长难验真、省际孤岛难共享、高维特征难建模、偷逃骗税难发现、纳税诚信难评价等难题,创造性地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于税务数据分析,在国家税务系统的大数据技术与服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与推广成效,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截至目前,系统已在国家税务总局和所有省级税务机关部署应用,至少为5000万法人纳税提供了“一对一”服务;每年处理数百亿笔业务和超过800TB税务数据;仅2016年,以平台发现的风险疑点为线索,协助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及多个省级税务机关挽回税收392亿元。
1996年,27岁的郑庆华带着4名研究生与浙江西安交大龙山软件(税友软件集团的前身)开始了电子税务方向研究,他们决心用“大数据”促进电子税务“更智能”,用科技创新服务让税务系统“更智慧”。从零起步是机遇更是挑战,要求团队必须突破税务大数据中真实性校验、跨省协同计算、隐蔽利益关系挖掘和群体信用关联评估等科学问题。
面对崭新的方向和未知的前景,郑庆华教授始终怀揣初心,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带领团队“读数据”“做实验”“攻项目”,研究过程中团队一次次尝试、推翻,又继续前行,奋斗的艰辛路上,只有跋涉者知道其中的甘苦。他们始终坚信“在重大工程应用中探索和发现科学问题,并回归实际应用”为研究导向,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创新与成功的不竭动力。
科研要久久为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年那个小小的“雏形”,现已成为国际先进、国内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税务大数据大平台”,成功攻克了电子税务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检测、税务大数据跨省共享及其协同计算、纳税人利益关联网络建模与生成、偷逃骗税行为识别与信用评价4项核心技术难题。这些科研项目不仅助力减少税收流失,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更助力我国税务实现降低征税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增强税法遵从度的国家目标。
领奖后回到学校,在座谈会上郑庆华教授代表获奖团队发言时激动地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研究一定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遇到科学问题都没有成熟的答案,它不能靠经验来解决,而是要靠创新和不断求索,科学研究要久久为功,团队奋斗了20年,参与这个项目的有数百人,面对国家发展需要,有很多研究生、老师高风亮节,都主动把名誉让给当下在校的老师。
原载于2018年11月3日三秦都市报A7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sanqin.com/html/2018-11/03/content_73348_449778.htm
杨志勃:把事业奉献在祖国的土地上
60多年前,老一辈交大人响应国家号召举家从上海迁至西安,用无私奉献、爱国敬业谱写了伟大的“西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响应国家需要奉献青春与智慧。如今的西安交大校园内,一批批青年学者用爱国奋斗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成为西迁新传人,31岁的西安交大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学校“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杨志勃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把事业奉献在祖国的土地上
杨志勃22岁本科毕业于华中科大,26岁博士毕业于西安交大,28岁在波兰科学院流体机械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波兰的一年交流研究非常顺利,国外导师委婉地希望他辞职留下,但他还是放弃了,回国做一名高校教师,专心投入教学和科研。杨老师说:“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我希望能够为祖国和民族尽绵薄之力,把事业奉献在祖国的土地上。”2013年留校至今,杨志勃通过不断努力,短短五年间,他从一位青涩的讲师成长为一位年轻的教授。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本科那会儿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看书,每每看到图书馆里的同学们埋头苦读的样子,都会很有动力。”从事研究十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教材1部,省部级奖励1项。他的学位论文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 在西安交大,杨志勃担任本科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和“工程有限元与数值计算”主讲,授课中一丝不苟,科研中他更是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付出有加。今年他指导的第一名硕士生所写的论文获评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服从国家需要 扭转科研方向
随着低碳意识的增强,国家开始逐渐重视“绿色能源”,杨志勃所在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从事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他所参与研究的“风电装备变转速监测诊断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并提名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他的“风电”工作进展得顺风顺水时,所在院系打破原有编制,依据国家重大需求在机器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成立了多个新体制的研究所,导师和学校希望他的团队能够为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研究贡献力量。杨志勃之后决定把自己的科研方向转向这一领域。这一转变意味着一切研究从零开始,学习航空发动机运行原理、结构、健康管理。杨志勃和他所在团队开始了自学之路,夜以继日地学习新知识,参考现有资料,希望可以尽快开始新方向的研究。
“在方向上从一而终固然可贵,但在国家的需求面前这些都不重要了。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我只希望做出更好的成果,希望这些能够使国家更安全,让每个家庭和孩子都能生活在和平中。”杨志勃说。
原载于2018年11月5日三秦都市报A10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sanqin.com/html/2018-11/05/content_73732_452067.htm